•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最新洞見 > 基實觀點

    “十四五”規劃系列專題一:五年規劃概述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關鍵時期,“十四五”(2021-2025年)規劃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繪好“十四五”發展藍圖,對各地方政府、國有企業意義重大。

    指導思想上,要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編制思路上,要貫徹現代化新征程全局戰略;編制方法上,要科學運用各類戰略工具與方法。“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各地方政府、企業在新的歷史時期必將承接新使命、確立新定位,進而實現新發展、達成新突破,這要求各地方政府與企業必須以兼具高度與深度的“十四五”規劃為引領,實現在“十四五”期間的高層次謀劃、高起點開局,高效高質量發展。因此“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要立意深遠、高屋建瓴,基實公司為了更好的幫助各地方政府與國有企業深刻理解其所面臨的經濟、政治、社會環境、準確把握“十四五”期間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精準確立“十四五”發展方向與思路,科學制定“十四五”發展舉措與發展路徑,特制作“’十四五’規劃系列專題”,回饋客戶,以饗讀者。


    1.五年計劃/規劃基本概念

    五年規劃(The Five-Year Plan,原稱五年計劃),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綱要,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屬長期計劃。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70多年來,每一個五年規劃,都是一幅治國藍圖,對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變革產生著巨大的影響。

    注:“五年規劃概念”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基實整理

     

    2.五年計劃/規劃發展歷程
     

    源起

    五年計劃/規劃與國民經濟的發展緊密結合,在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體現出鮮明的特性。回顧五年計劃/規劃的發展歷程,不僅可以了解我國經濟發展的大致脈絡,也能從中探索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同時可以為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制定未來五年的發展戰略提供寶貴的歷史經驗。

    注:五年規劃發展歷程資料、數據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國家統計局、知網等 基實整理


    "十一五"規劃(2006~2010):改革開放 堅定不移

    概述

    “十一五”規劃綱要就提出了轉變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一些基本政策。第一個轉變是把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擴大消費需求,作為基本出發點來促進經濟增長,實現由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經濟增長,向消費與投資、內需與外需協調拉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成果

    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速11.2%,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97985億元,扣除價格因素,比2005年增長69.9%。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提高15.2個百分點,城鎮基礎設施累計完成投資22.1萬億;累計使用外商直接投資4260億美元,年均增長11.9%,是十五期間的1.6倍;2010年對外投資額590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3.8倍,年均增長36.9%。


    "十二五"規劃(2011~2015):迎接新常態  實現新增長

    概述

    “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和國內發展條件的深刻變化,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依然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出堅實步伐、全面深化改革實現良好開局、全面依法治國開啟新征程、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新進展,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闊步邁進。

    成果

    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實際增長率7.9%,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76708億元;經濟結構明顯改善,服務業在2012年首超第二產業成為第一大產業,2015年服務業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上升至49.5%;消費結構升級帶動消費潛力釋放,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58%左右;新型城鎮化穩步推進,2011年城鎮人口首超農村人口,2014年城鎮化率54.77%。
     

    "十三五"規劃(2016~2020):披荊斬棘 轉型發展

    “十三五”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后一個五年,也是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的關鍵階段。

    目標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二〇二〇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

    內容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發展新體制;推進農業現代化;優化現代產業體系;拓展網絡經濟空間;構筑現代基礎設施網絡;推進新型城鎮化;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加快改善生態環境;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深化內地和港澳、大陸和臺灣地區合作發展;全力實施脫貧攻堅;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強化規劃實施保障。

    舉措

    165項重大工程項目(科技創新、結構升級、基礎設施、生態環保、民生改善五大方面);重大行動、重大計劃、重大改革。
     

    3.五年規劃編制程序


    國有企業五年規劃編制程序


    4.五年規劃主要內容



    其他相關

  • 在线观看视频